艾灸后失眠可能与经络敏感、气血运行加快、体质不适应等因素有关。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部分经络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短暂性神经兴奋,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气血运行加速时,体内阳气升发过旺,尤其在夜间施灸后容易干扰正常睡眠节律。阴虚体质或长期虚劳者,艾灸补阳后可能出现阴阳暂时失衡,引发烦躁失眠。这类情况通常伴随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
施灸时间过晚、单次灸量过大或选穴不当也可能诱发失眠。如晚间艾灸涌泉穴本有助眠作用,但过量刺激足三里等强壮穴反而导致精神亢奋。部分人群对艾烟过敏,吸入后引发鼻黏膜刺激或呼吸道不适,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艾灸后出现失眠可暂停1-2天观察,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帮助引火归元。阴虚火旺者建议改灸三阴交、太溪等滋阴穴位,单穴灸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持续失眠超过3天应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