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打石膏睡觉时需注意抬高患肢、避免压迫石膏、保持干燥清洁、观察末梢循环及调整睡姿。石膏固定是骨折或软组织损伤的常见治疗方式,正确护理有助于恢复。
1、抬高患肢睡眠时用枕头将石膏固定的脚垫高15-30厘米,高于心脏水平。重力作用可减轻肿胀,促进静脉回流。长期平放可能加重组织水肿,影响愈合。抬高时避免膝盖过度弯曲,保持小腿自然伸展。
2、避免压迫石膏侧卧时需在双腿间放置软枕,防止石膏受压变形或断裂。石膏未完全硬化前通常24小时内尤其需注意保护。避免将石膏边缘卡在床栏等硬物处,可能造成皮肤摩擦伤。
3、保持干燥清洁石膏遇水会软化失去固定作用,洗澡时可用防水套保护。若石膏内皮肤瘙痒,勿用尖锐物搔抓,可用冷风吹拂缓解。发现石膏内渗液、异味或持续疼痛,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
4、观察末梢循环睡前检查脚趾颜色、温度及活动度。正常应呈粉红色、温暖且可轻微活动。若出现苍白、青紫、麻木或剧烈疼痛,可能石膏过紧导致血运障碍,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
5、调整睡姿仰卧位最利于石膏保护,可在腰背部垫小枕维持舒适弧度。翻身时需托住石膏整体移动,避免扭转患肢。长期单一姿势可能引发压疮,可每2小时在协助下轻微变换体位。
石膏固定期间建议选择硬板床,过软的床垫可能导致石膏变形。睡前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如脚趾屈伸运动,预防肌肉萎缩。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鸡蛋、西蓝花等,促进骨骼修复。若夜间出现石膏松动、断裂或异常疼痛,应及时联系急诊处理。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