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打石膏后洗澡需采用防水保护措施,避免石膏浸水。可采用塑料袋包裹石膏部位或使用专业防水护具,同时保持身体其他部位清洁。
洗澡前用厚实塑料袋完全包裹石膏部位,并用防水胶带密封边缘防止渗水。选择淋浴而非盆浴,站立或坐于防滑椅上,受伤腿置于浴缸外。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石膏软化,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擦洗时用长柄沐浴刷协助清洁不易触及部位,避免弯腰或过度移动伤腿。冲洗后立即拆除防水层并用干毛巾吸干石膏表面水汽,必要时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每日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是否发红或潮湿,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若石膏不慎浸湿,可用吹风机低温档间断吹拂,持续30分钟以上至完全干燥。石膏内部进水可能引发皮肤瘙痒或感染,出现异味、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症状时须立即联系医生。儿童患者需家长全程协助洗澡,老年或行动不便者建议使用床上擦浴方式。恢复期间可选用免水洗沐浴露清洁身体,减少洗澡频次至每周2-3次,日常重点清洁会阴、腋下等易出汗部位。
保持石膏干燥是康复关键,洗澡后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透气棉袜套在石膏边缘减少皮肤摩擦,定期修剪趾甲防止藏污纳垢。若需长期制动,可咨询医生使用新型防水材料替代传统石膏。恢复期间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活动未固定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发现石膏松动或破损及时复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