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压一般控制在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基础血压、并发症及临床情况调整。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血压管理需兼顾心肌灌注与心脏负荷平衡。对于既往血压正常者,收缩压维持在100-120毫米汞柱有助于减少心肌耗氧,避免血压过低导致冠脉灌注不足。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130-140毫米汞柱,但需避免超过160毫米汞柱加重心脏负担。舒张压通常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以防影响冠状动脉舒张期血流。使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时需密切监测,防止血压骤降。部分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能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此时目标值需个体化调整。
患者出院后应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遵医嘱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及降压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血压持续高于150/95毫米汞柱或出现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