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打入骨水泥总体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少量潜在风险。主要危害包括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神经损伤、过敏反应及术后感染。
1、骨水泥渗漏:
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渗漏至椎管或椎旁静脉,发生率约5%-10%。渗漏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放射痛,严重时可造成脊髓损伤。术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及实时影像监测可降低风险。
2、邻近椎体骨折:
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新发骨折风险增加10%-15%,与骨水泥改变脊柱力学分布有关。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表现为突发腰背痛伴活动受限,需及时复查影像学。
3、神经损伤:
穿刺针误伤或骨水泥热效应可能损伤神经根,发生率约1%-3%。典型症状为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多数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减压。
4、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骨水泥单体成分过敏,表现为术中血压下降、皮疹或支气管痉挛。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严重过敏需立即停止手术。
5、术后感染:
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1%,但糖尿病患者风险增高3倍。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关键。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腰椎负荷的动作。建议每日补充800-1200毫克钙剂及800单位维生素D,每周进行2-3次水中步行或卧位蹬车训练。饮食应保证每日100克优质蛋白质摄入,多食用深绿色蔬菜及乳制品。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