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患者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有米汤、白粥、蒸苹果、藕粉、低脂酸奶。
1、米汤: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不含乳糖,能快速补充能量而不刺激肠道。煮制时需充分熬煮至米粒完全融化,可加入少量盐分补充电解质。急性腹泻期每小时饮用50-100毫升,既能缓解脱水又不会加重肠道负担。
2、白粥:
粳米熬煮的白粥含有糊化淀粉,可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建议使用新鲜粳米,熬煮时间超过1小时至米油充分渗出。腹泻严重时可暂时替代正餐,每日食用3-4次,每次不超过200毫升,温度保持在40℃左右最佳。
3、蒸苹果:
苹果经蒸煮后果胶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多余水分。选择成熟苹果去皮切块蒸15分钟,每日食用1-2个。其中的鞣酸成分还能收敛肠黏膜,缓解炎症反应。
4、藕粉:
藕粉含有抗性淀粉和黏液蛋白,能修复受损肠黏膜。冲泡时先用少量温水调匀再加热水搅拌,每日2-3次每次10克。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健脾止泻功效,适合慢性肠胃炎患者。
5、低脂酸奶:
含益生菌的酸奶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选择无糖低脂品种避免刺激。建议在症状缓解期每日饮用100-150毫升,冷藏酸奶需放置至室温后食用。活菌数需达到10^8CFU/ml以上才具有调节作用。
腹泻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温水摄入,可交替饮用淡茶水和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逐步引入煮软的胡萝卜、鸡胸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糖食品。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食用油每日控制在15克以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但乳制品需根据耐受情况缓慢增加。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需立即就医。
小孩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需选择易消化、低脂低纤维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1、米汤:
大米熬制的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不含乳糖,能快速补充能量而不刺激肠道。可加入少量盐分预防电解质紊乱,但需过滤掉米渣减少纤维摄入。急性期每2-3小时喂食50-100毫升,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稠粥。
2、苹果泥:
蒸熟的苹果泥含有果胶成分,能吸附肠道毒素并形成保护膜。制作时需去皮去核彻底软化,每日可食用2-3次,每次约30克。注意避免生冷苹果或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腹泻。
3、胡萝卜汤:
胡萝卜经长时间炖煮后释放的α-胡萝卜素有助于修复肠黏膜。建议将胡萝卜煮至软烂后搅打成糊状,可加入少量植物油促进营养吸收。初期每次喂食量控制在80毫升以内。
4、藕粉糊:
藕粉具有收敛作用,能缓解腹泻症状。用沸水冲调成半透明糊状,温度降至40℃以下后少量多次喂食。可搭配少量葡萄糖补充能量,但需避免添加蜂蜜以防肉毒杆菌风险。
5、软面条:
症状缓解期可尝试煮至软烂的细面条,选用无油清汤作为汤底。面条需剪成小段便于吞咽,首次食用量不超过半碗。可加入少量嫩叶蔬菜补充维生素,但需彻底煮烂去除粗纤维。
恢复期饮食需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初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以及高糖果汁。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每次进食后观察排便情况。可适量补充婴幼儿专用电解质溶液,若持续呕吐或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保持1-2周清淡饮食,逐步恢复正常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