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但通常难以完全治愈。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器械植入、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
1、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这些药物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重构。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使用地高辛片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新型药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
2、生活方式调整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控制液体摄入量。保持体重稳定,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适度有氧活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这些措施能有效减轻心脏负担。
3、器械植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这些设备可改善心脏电活动异常,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且伴有传导阻滞的患者,需定期随访设备工作状态。
4、心脏康复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可增强心肺功能。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处方、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需持续3-6个月。训练强度需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个体化制定,避免过度劳累。
5、手术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考虑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血运重建手术。瓣膜病变患者可能需要瓣膜修复或置换术。手术选择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状况和合并症。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每3-6个月评估心功能状态。日常注意监测体重变化和下肢水肿情况,记录每日尿量。饮食以低脂低盐、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避免感染和情绪激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备好应急药物。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