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可能伴有咽喉痒痛、低热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痰少黏稠、胸骨后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息或气促。
1、刺激性干咳:
支原体感染早期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呈阵发性,受冷空气、说话或平躺刺激时加重,可持续2-4周。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夜间咳醒:
约60%患者出现夜间咳嗽加重现象,尤其入睡后2-3小时易突发呛咳而醒。这与迷走神经夜间兴奋性增高有关,支原体毒素刺激气道神经末梢会加剧该反应。儿童患者夜间咳嗽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
3、咽喉不适:
多数患者伴随咽喉部刺痒感或灼热感,咳嗽前常出现喉部异物感。支原体感染可能引发咽鼓管充血,导致耳闷胀感;衣原体感染则更易引起声带水肿,出现声音嘶哑症状。
4、伴随低热:
约30-50%患者出现37.5-38.5℃低热,通常持续3-5天。支原体感染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或关节痛;衣原体感染可能合并结膜炎症状。发热程度与咳嗽严重度不一定成正比。
5、胸骨后疼痛:
频繁咳嗽可能导致胸骨后肌肉牵拉痛,咳嗽时加重。支原体感染可能直接侵犯支气管黏膜引发胸骨后灼痛;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氧饱和度下降,活动后气促明显。
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用盐水漱口缓解咽喉刺激。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羹、蜂蜜萝卜汁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及冷饮。恢复期可练习腹式呼吸,咳嗽发作时采用双手按压上腹部弯腰体位减轻症状。若咳嗽持续超过4周或出现黄脓痰、高热需及时复查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