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可以吃降压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药物。低压高即舒张压升高,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低压高患者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通常需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通过扩张外周动脉血管降低舒张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收缩,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则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轻血容量负荷。这些药物需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及药物耐受性个体化选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部分继发性低压高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舒张压升高,可能需要血管介入治疗改善肾脏血流;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者需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此类情况单纯使用降压药效果有限,必须结合病因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低压高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情绪激动等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超重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评估药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