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抑郁的方法主要有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活血化瘀、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等。抑郁在中医属于郁证范畴,多与情志失调、气血失和有关,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一、疏肝解郁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结。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等可调畅气机。配合针灸太冲、期门等穴位,或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日常可饮用玫瑰花、陈皮代茶饮,避免情绪压抑。
二、健脾养心思虑过度易损伤心脾,出现食欲减退、心悸等症状。归脾汤为基础方,含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有助于运化水谷。饮食宜选择山药、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神。
三、活血化瘀长期气滞可能形成血瘀,表现为舌质紫暗、胸闷刺痛。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成分,可改善微循环。刺络拔罐或按摩膈俞、血海穴促进气血运行。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等活血食材,忌食生冷油腻。
四、滋阴降火肝肾阴虚易致虚火扰神,伴随潮热、失眠等症状。天王补心丹含丹参、五味子等,可滋养阴液。针灸三阴交、涌泉穴引火下行。建议食用百合、银耳等滋阴之品,避免熬夜耗伤阴精。
五、安神定志心神失养会出现焦虑、多梦等表现。甘麦大枣汤配合酸枣仁、柏子仁等药材宁心安神。耳穴压豆选取神门、皮质下等反射区。睡前可用合欢花、夜交藤泡脚,保持居室安静避光。
中医治疗抑郁需坚持三个月以上疗程,期间保持情绪平稳,配合饮食调理如适量食用核桃、莲子等养心食物。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疗法,严重者应及时结合心理咨询。适度进行导引、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有助于气机调达,治疗期间须禁烟酒及辛辣刺激之物,定期复诊调整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