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总是痒可能由外耳道湿疹、真菌感染、耵聍栓塞、过敏反应、皮肤干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清洁护理、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常因接触过敏原或局部刺激导致,表现为耳道皮肤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患者应避免搔抓,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减少使用耳机等异物刺激。
2、真菌感染外耳道真菌感染多见于潮湿环境或滥用抗生素者,典型症状为顽固性瘙痒伴白色絮状分泌物。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治疗常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避免自行掏耳,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
3、耵聍栓塞耵聍积聚压迫耳道时可能引发反射性瘙痒,同时伴有耳闷、听力下降。建议到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耵聍冲洗,切勿用棉签深掏。日常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油性耳垢者需定期清理。
4、过敏反应染发剂、洗发水等接触性过敏原可能引发耳廓及外耳道瘙痒,常伴皮肤肿胀。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佩戴金属耳饰。
5、皮肤干燥气候干燥或过度清洁可能破坏耳道皮脂膜,导致干燥性瘙痒。建议减少挖耳频率,沐浴后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屏障。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E,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
日常需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控制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糖尿病患者出现耳部瘙痒需警惕真菌感染,应加强血糖监测。儿童反复抓挠耳朵时,家长应检查是否有异物残留或中耳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