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化验血脂四项、心肌酶谱、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心肌损伤程度及血液状态。
1、血脂四项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具有保护作用。该项检查需空腹8-12小时进行,避免饮食影响结果准确性。
2、心肌酶谱心肌酶谱包含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指标。当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时,这些标志物会释放入血。肌钙蛋白特异性最高,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检查结果异常可能提示心肌损伤程度,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3、血常规血常规可反映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冠心病患者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会升高,贫血可能加重心肌缺氧。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影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需定期监测以防出血风险。
4、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时,需通过该检查评估药物效果。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血栓或出血风险,检查结果可指导用药调整。
5、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指标异常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部分患者需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以降低其浓度,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
冠心病患者除定期化验外,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食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出现胸闷胸痛加重时立即就医,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