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和脑梗塞不完全相同,脑血栓是脑梗塞的一种常见类型。脑梗塞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等类型,主要由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
脑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脑血管内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所致。这种情况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者,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可能逐渐加重。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往往有前驱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过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脑栓塞则是指其他部位形成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阻塞。常见来源包括心脏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脑栓塞发病突然,症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且往往较为严重。心房颤动患者是脑栓塞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腔隙性脑梗塞则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微小梗死灶,症状可能较轻或无症状。
无论是脑血栓还是其他类型的脑梗塞,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出现突发性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