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通常较好,能有效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半月板损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关节镜辅助半月板移植术、关节镜下全半月板切除术。
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半月板损伤,可优先尝试保守治疗。通过限制关节活动、佩戴支具保护、物理治疗等方式促进半月板自我修复。急性期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可配合超声波等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无移位的小范围撕裂,若3个月无效需考虑手术干预。
2、半月板修复术关节镜下缝合修复术适合血供良好的纵行撕裂或边缘撕裂。手术通过微型缝合器械将撕裂部位重新固定,保留原有半月板组织。术后需配合6-8周关节制动,愈合率可达70%-90%。该术式能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的缓冲功能,但要求损伤部位位于红区且有新鲜创面。
3、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于无法修复的复杂撕裂或退变性损伤,可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手术精准切除不稳定撕裂瓣,修整剩余组织边缘。该术式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但可能改变膝关节生物力学分布,远期存在关节退变风险。术中需遵循最少切除原则,保留超过50%的半月板组织。
4、半月板移植术年轻患者若半月板严重缺损,可考虑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将经处理的同种异体半月板植入膝关节,重建缓冲结构。移植半月板需要6-12个月血管化过程,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该术式能有效延缓骨关节炎进展,但存在移植物排斥、尺寸匹配等技术难点。
5、全半月板切除术仅在半月板严重粉碎无法保留时实施全切除术。该术式会完全丧失半月板的减震和稳定功能,术后5-10年内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概率显著增高。目前临床已严格限制该术式应用,仅作为终极解决方案。
术后康复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早期需进行踝泵训练防止血栓,中期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加强股四头肌等肌群力量。恢复期间应避免跑跳等冲击性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可适量增加深海鱼类和乳制品摄入。定期复查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根据医生建议逐步恢复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