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慢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反复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1、药物治疗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暂时无法手术的患者,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若用药后腹痛加重或发热,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反复发作或伴有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2-3天。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术后需预防切口感染并逐步恢复饮食。
3、开腹阑尾切除术当腹腔镜手术条件受限或存在广泛粘连时,可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术中需彻底清除病变阑尾及周围脓液,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开腹手术恢复期较腹腔镜长约1-2周,适合复杂病例。
4、饮食调理发作期应选择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渐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产气食物,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预防便秘诱发腹痛。
5、疼痛管理急性疼痛时可局部热敷,温度不超过40℃。禁止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掩盖病情。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呕吐,需立即就医排除穿孔风险。
慢性阑尾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发作间歇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出现消瘦等全身症状,建议尽早手术根治。日常注意保暖腹部,预防肠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