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腹泻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换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适当减少单次喂奶量并增加喂奶次数。辅食添加需暂停新引入的食物,仅保留已适应的米糊等易消化辅食。
2、补充水分:
每次排便后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婴幼儿专用补液盐按说明配制,少量多次喂服。观察排尿量、口唇湿润度等脱水指征,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囟门凹陷需立即就医。
3、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需选用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与抗生素同服。益生菌对病毒性腹泻的病程缩短效果明显,但对细菌性感染需配合医生指导用药。
4、观察体温变化:
每日测量体温3-4次,38.5℃以上需物理降温并就医。注意大便性状改变,出现黏液便、血便或每日腹泻超过10次提示病情加重。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时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等严重情况。
5、及时就医:
腹泻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持续呕吐、拒食等症状需儿科就诊。医生可能进行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等检查,细菌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护理期间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注意奶瓶餐具消毒,护理人员接触宝宝前后需规范洗手。恢复期可适量添加苹果泥、焦米汤等收敛性辅食,避免高糖高纤维食物。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症状。若为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限制乳制品摄入2周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