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和心理支持。
1、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常用方案包括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泵治疗。基础胰岛素可选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制剂,餐时胰岛素可使用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速效类似物。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血糖波动特点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2、血糖监测:
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或每日多次指尖血糖检测是管理关键。动态血糖监测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帮助优化胰岛素剂量。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一次,目标值控制在7%以下,青少年可适当放宽标准。
3、饮食控制:
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配合胰岛素剂量调整,保证每日营养均衡摄入。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进食,避免单次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注意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4、运动管理:
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预防运动相关低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补充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速效糖源。
5、心理干预:
建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体系,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治疗依从性。家属参与支持系统建设,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青少年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和心理适应,预防糖尿病倦怠综合征。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师在内的多学科管理团队。日常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和神经病变筛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含糖食品,预防严重低血糖发生。疫苗接种方面需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降低感染风险。通过科学管理和良好生活习惯,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获得与常人相似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