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透镜是近视镜。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其原理是通过发散光线使成像焦点后移,从而匹配近视患者眼球屈光过强的状态。
1、近视矫正原理: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平行光线通过后呈发散状态。近视患者因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凹透镜的光学特性可抵消这种屈光异常,使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
2、度数匹配规则:凹透镜以负度数表示,如-1.00D表示100度近视。验光时需根据患者实际屈光不正程度选择合适镜片,度数不足会导致矫正不彻底,过高则可能引发视疲劳。
3、镜片设计特点:现代凹透镜采用非球面设计,能有效减少边缘像差和镜片厚度。高度数近视患者可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使镜片更轻薄美观。
4、适用人群特征:凹透镜适用于单纯性近视、复合性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青少年近视进展期需每半年复查,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5、与远视镜区别:远视镜使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其光学作用与凹透镜相反。两种镜片在外观上可通过触摸中央与边缘厚度差异进行初步辨别。
佩戴凹透镜需注意定期清洁镜片避免划痕,避免高温环境存放以防镜膜脱落。建议每天进行远近交替注视训练,配合适量户外活动。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每半年检查眼底情况。饮食上可增加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