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讲话沙哑可能由用声过度、咽喉炎、声带息肉、反流性咽喉炎、喉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声休息、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
1、用声过度长时间高声说话或唱歌可能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声音嘶哑伴咽喉干痛,通常休息后缓解。建议减少发声,配合温盐水漱口,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
2、咽喉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部炎症常伴随声带水肿。症状包括咽痛、咳嗽及声音沙哑,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含片、银黄含化片等药物,慢性患者需避免烟酒刺激。
3、声带息肉长期用声不当形成的良性增生病变,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嘶哑。电子喉镜检查可确诊,较小息肉可通过雾化吸入治疗,较大息肉需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4、反流性咽喉炎胃酸反流刺激喉部黏膜导致慢性炎症,晨起声哑明显伴咽喉异物感。治疗需联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同时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
5、喉癌中老年长期吸烟者出现进行性声哑需警惕,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及痰中带血。确诊需病理活检,早期可行激光手术,晚期需联合放化疗。戒烟是重要预防措施。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室内湿度维持在50%左右。避免用力清嗓或耳语说话,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定期做发声训练。若声哑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症状,须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急性期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润喉,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