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以及黑便等症状。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异常、遗传因素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上腹部疼痛儿童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多表现为钝痛或灼烧感,常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可能暂时缓解。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或脐周,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位置。疼痛发作具有周期性特点,可能持续数日至数周后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疼痛发作的规律性,避免误认为是生长痛或肠痉挛。
2、食欲减退胃溃疡会导致患儿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看到食物时产生抵触情绪,进食量明显减少。这是由于溃疡病灶刺激胃黏膜,引起早饱感和进食后不适所致。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应记录孩子的饮食情况,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喂养。
3、恶心呕吐约半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严重时可见咖啡渣样物,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呕吐多发生在清晨或餐后,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表现。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和频率。
4、体重下降由于进食减少和营养吸收障碍,胃溃疡患儿往往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体重下降,可能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体重下降程度与溃疡严重程度相关,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图供医生参考。
5、黑便当溃疡侵蚀血管时可能出现黑便,医学上称为柏油样便,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呕血、休克等危重情况。家长发现孩子排出黑色、黏稠、有特殊臭味的大便时,应立即就医检查。
儿童胃溃疡的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除规范用药外,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温和少刺激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热、辛辣油腻的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按医嘱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剧烈腹痛、呕血、便血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同时要做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根治治疗,预防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