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影响预后。生存期主要与肺部损伤范围、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及治疗反应有关。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表现为干咳、低热、活动后气促,胸部CT可见照射野内磨玻璃样改变。轻度肺损伤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支气管扩张剂(如多索茶碱片)及抗纤维化治疗(如吡非尼酮胶囊)后,炎症多可逐渐吸收,不影响自然寿命。中重度患者若合并肺部感染需联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出现呼吸衰竭时需无创通气支持,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下降。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快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可逆肺功能损害。肿瘤复发或转移会进一步缩短生存期。定期复查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营养支持及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患者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湿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通气效率,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和西蓝花等。出现气促加重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胸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