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抬起时肩部疼痛一般需要2-6周恢复,实际恢复时间与肩周炎、肌腱损伤、骨关节炎、钙化性肌腱炎、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肩周炎:
肩关节囊粘连导致的炎症反应是常见原因,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疼痛期可通过热敷、关节松动术缓解,粘连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爬墙训练、钟摆运动。急性发作时可考虑超声波治疗或局部封闭注射。
2、肌腱损伤:
肩袖肌腱部分撕裂或劳损多因过度使用引起,疼痛集中在特定角度。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采用支具固定配合电疗,完全断裂需关节镜下缝合修复。损伤后前48小时应冰敷控制肿胀。
3、骨关节炎:
盂肱关节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晨僵明显且伴有摩擦感。口服氨基葡萄糖可延缓软骨退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日常应避免提重物,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4、钙化性肌腱炎:
冈上肌腱钙盐沉积引发剧烈刺痛,X线可见明显钙化灶。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促进钙质吸收,顽固性病例需穿刺冲洗。发作期保持肩部制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外展训练。
5、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间隙狭窄导致肌腱反复受压,疼痛弧在60-120度最显著。纠正不良体态可减轻症状,严重骨赘增生需行肩峰成形术。康复期建议使用弹力带进行肩胛稳定训练。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如快走或骑固定自行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三文鱼、奇异果等食物有助于软组织修复。睡眠时避免患侧卧位,可用枕头支撑手臂保持肩关节中立位。若疼痛持续超过6周或夜间痛醒,需及时复查排除肩袖完全断裂等需手术干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