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最严重的症状包括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和自发性气胸。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肺泡结构破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呼吸衰竭肺气肿患者肺泡壁逐渐破坏,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晚期可能出现二型呼吸衰竭。典型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伴氧分压降低。此时需立即进行氧疗,必要时采用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氨茶碱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2、肺源性心脏病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肺心病。患者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体征,心电图可见肺型P波和右心室肥大。治疗需控制肺部感染,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联合地高辛等强心药物,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
3、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破裂引发的气胸是肺气肿致命性并发症,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和呼吸困难加重。体格检查可见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少量气胸可保守观察,大量气胸需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胸膜固定术治疗。
4、肺部感染肺气肿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加重、脓性痰液,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5、营养不良长期呼吸困难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同时进食时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厌食,患者多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进行性下降、肌肉萎缩,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需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改善呼吸肌功能和免疫功能。
肺气肿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效率,选择步行或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耐力。饮食上增加鱼类、禽蛋等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复查肺功能,遵医嘱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治疗,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