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止血通常适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等情况。主要适应症包括呕血或黑便持续加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高风险出血病变等。胃镜下止血能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并采取电凝、钛夹、注射等精准止血措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突发呕血或大量黑便伴头晕、心悸时需紧急胃镜止血。常见于贲门黏膜撕裂、Dieulafoy病变等血管畸形出血,胃镜下可见喷射状出血或渗血灶。可通过金属钛夹夹闭血管或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术后需禁食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患者出现鲜红色呕血伴休克表现时提示静脉曲张破裂。胃镜下可见蓝色蚯蚓状曲张静脉表面渗血或喷血,需立即行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术后需限制蛋白质摄入,监测肝性脑病征兆。
3、消化性溃疡出血溃疡深达肌层侵蚀血管时易引发喷射性出血。胃镜下可见溃疡基底裸露血管或血痂附着,可采用热活检钳电凝或氩离子凝固术止血。术后需规范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4、肿瘤性出血胃癌或间质瘤等肿瘤组织坏死可导致反复渗血。胃镜下可见菜花样肿物表面糜烂出血,可通过局部喷洒止血药或射频消融控制出血。此类患者需限期行手术治疗评估。
5、术后吻合口出血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缝线脱落或感染可能引发迟发性出血。胃镜下可见吻合口血凝块或搏动性出血,需采用缝合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术后需延迟经口进食并加强营养支持。
胃镜下止血后应严格卧床休息,逐步过渡从流质到软食的饮食,避免粗糙、过热及刺激性食物。术后需监测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变化,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创面愈合情况。合并肝硬化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持续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