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钙化可能是由乳腺组织退行性变、乳腺炎后钙盐沉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钙化、乳腺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乳腺组织退行性变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腺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部分退化组织可能形成钙盐沉积。这类钙化通常呈散在点状或片状分布,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年定期复查乳腺超声。
2、乳腺炎后钙盐沉积急性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愈合过程中,局部坏死组织可能钙化,形成粗大颗粒状或斑片状阴影。患者可能有哺乳期乳房红肿热痛病史,钙化本身无须处理,但需排查是否合并感染复发。
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良性肿瘤伴发钙化时,钼靶可见沿导管走行的细线状或分支状钙化灶。可能伴随乳头单孔血性溢液,需通过乳管镜或手术切除确诊,药物可选择乳癖消片、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4、乳腺纤维腺瘤钙化长期存在的纤维腺瘤可能发生玻璃样变或钙化,形成边缘清晰的圆形钙化灶。若肿块增大或形态不规则,需手术切除,未变化者可每半年复查超声观察。
5、乳腺癌恶性钙化多表现为簇状分布的泥沙样微小钙化,可能与肿瘤细胞坏死或异常代谢有关。需结合肿块边界不清、皮肤橘皮样变等体征,确诊需穿刺活检。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等手术方式,配合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等。
发现乳房钙化后应避免焦虑,遵医嘱完善检查区分良恶性。日常注意乳房自检,选择无钢圈文胸减少压迫,控制高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有家族史者需缩短筛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