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修复术主要适用于输精管结扎术后有生育需求、术后并发症处理及特殊病理情况三类人群。手术适应症包括生育功能恢复需求、痛性结节、附睾淤积症、精子肉芽肿以及输精管复通失败后的显微修复。
1. 生育功能恢复输精管结扎术后因婚姻状况变化或子女意外等情况需恢复生育功能时,可考虑结扎修复术。手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输精管断端,术后需定期检测精液质量。成功率与结扎时间呈负相关,超过10年者需评估睾丸生精功能。
2. 痛性结节处理约3-5%结扎者术后出现输精管残端神经纤维瘤或炎症性结节,表现为持续性阴囊疼痛。修复术可切除病变组织并重建通道,同时需处理可能存在的附睾管梗阻。术后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可改善症状。
3. 附睾淤积症长期精液排泄受阻可能导致附睾管扩张破裂,形成精子肉芽肿。修复术需同时进行附睾-输精管吻合,术中采用双层显微缝合技术降低再狭窄概率。术前影像学评估对确定梗阻部位具有重要价值。
4. 精子肉芽肿输精管断端精子外溢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可形成质硬包块伴压痛。修复术需彻底清除肉芽肿组织并重建生殖道连续性,术中需注意保护精索血管。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
5. 复通失败修复传统输精管吻合失败者可尝试显微外科精道重建术,采用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或睾丸取精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手术需在放大20倍以上显微镜下操作,使用10-0无损伤缝线保证管腔通畅。
接受结扎修复术前需完善精液分析、性激素检测及阴囊超声评估,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具有显微外科资质的医疗机构,术中可联合使用防粘连材料提高成功率。恢复期需定期复查精液参数,配合抗氧化剂改善精子质量,术后1年自然妊娠率约30-70%。存在严重附睾病变或睾丸生精功能障碍者,需考虑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