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婴儿出现肠套叠时,需立即就医,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肿块。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肠梗阻,常见于3个月至6岁的儿童,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肠道解剖异常或肠道蠕动异常有关。
1、腹痛:这是肠套叠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剧烈腹痛。婴儿通常会突然哭闹,双腿屈曲,表情痛苦,疼痛持续几分钟后缓解,但会反复发作。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腹痛频率和强度,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2、呕吐:肠套叠初期可能表现为进食后呕吐,随着病情发展,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呕吐频率和内容物的变化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
3、血便:肠套叠患儿可能排出果酱样血便,这是由于套叠部位肠壁缺血坏死导致的。血便的出现提示病情已较为严重,需尽快进行医学干预,避免肠坏死或穿孔等并发症。
4、腹部肿块:部分患儿在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柔软,位置多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腹部体检是诊断肠套叠的重要依据,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复位和手术治疗。非手术复位主要适用于早期病例,通过空气灌肠或钡剂灌肠将套叠的肠管复位,成功率高且创伤小。手术治疗适用于复位失败或病情较重的患儿,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中需切除坏死的肠段并进行肠吻合。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日常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