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治疗手足口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和局部止痒药物,同时需注意隔离和护理。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
1、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和干扰素。阿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复制发挥作用,利巴韦林则能干扰病毒RNA合成,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2、退热药物用于缓解手足口病引起的高热,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发热,布洛芬具有抗炎作用,双氯芬酸可用于高热不退的情况。使用退热药物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
3、局部止痒药物可缓解手足皮疹引起的不适,常用药物有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和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作用,氧化锌软膏可保护皮肤,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严重瘙痒。使用局部药物时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隔离和护理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避免传染他人。护理方面需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疹。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补充维生素。
5、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
治疗手足口病需综合使用药物和护理措施,同时注重预防。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和局部止痒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隔离和护理有助于病情恢复。预防手足口病需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入手,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