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化验单主要通过颜色、性状、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寄生虫检测等指标评估消化系统健康状况。主要观察项目有外观颜色、黏液量、红细胞、白细胞、虫卵、隐血反应等。
1、外观颜色正常粪便呈黄褐色,婴儿粪便可能为金黄色。陶土色可能提示胆道梗阻,黑色柏油样便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鲜红色血便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绿色粪便可能与肠蠕动过快或特定饮食有关。
2、性状检测正常粪便为成形软便。水样便提示腹泻可能由感染性肠炎引起,硬结便常见于便秘患者。黏液便可能与肠道炎症有关,泡沫样便可见于消化不良。脂肪泻时粪便可能呈现油脂样光泽。
3、显微镜检查正常粪便中偶见白细胞,大量白细胞提示肠道炎症。红细胞出现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脂肪滴增多见于脂肪泻,肌肉纤维增多提示消化功能减退。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检出虫卵或原虫。
4、隐血试验隐血试验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少量出血可能由痔疮引起,持续阳性需警惕消化道溃疡或肿瘤。检测前应避免摄入动物血、铁剂等干扰物质。
5、寄生虫检测通过直接涂片或浓缩法可检出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等肠道寄生虫。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提示阿米巴痢疾感染。贾第鞭毛虫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寄生虫感染多伴有腹痛、腹泻症状。
解读便常规化验单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发现异常指标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结果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肠镜、腹部CT等。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膳食纤维,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系统疾病,检查前应遵医嘱做好标本采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