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膜炎可能会传染,具体是否传染需根据病因判断。传染性结膜炎主要有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等类型,非传染性结膜炎则包括过敏性结膜炎、化学刺激性结膜炎等。
儿童结膜炎是否传染与病原体类型密切相关。细菌性结膜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患者眼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毛巾等物品可造成传播。病毒性结膜炎常见腺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在托幼机构易引起聚集性发病。衣原体性结膜炎多由沙眼衣原体导致,新生儿经产道感染或儿童接触污染水源后发病。
非传染性结膜炎通常不会造成人际传播。过敏性结膜炎是机体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眼痒、充血,但无病原体排出。化学刺激性结膜炎因接触洗发水、游泳池消毒剂等化学物质引发,症状局限在接触者个体。部分全身性疾病如川崎病、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并发非传染性结膜炎。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传染性结膜炎患儿需隔离治疗,避免揉眼并做好手卫生,毛巾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托幼机构发生聚集病例时需报告疾控部门,环境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应远离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滴眼液。无论何种类型结膜炎,均不建议自行使用眼药水,以免延误治疗或造成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