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炎症通常可以治疗好转,但能否完全治愈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肺间质炎症的治疗效果主要与病因控制、炎症程度、肺纤维化进展等因素相关。
1、病因控制感染性肺间质炎症在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可显著改善症状。过敏性肺炎需脱离过敏原接触,部分患者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需控制原发病活动,常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2、炎症程度早期急性炎症期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好,多数患者肺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亚急性期存在肺泡炎与纤维化并存时,需联合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慢性期以肺纤维化为主时,治疗重点转为延缓疾病进展。
3、肺纤维化局限性轻度纤维化通过长期抗炎治疗可能保持稳定。广泛蜂窝肺改变者肺功能难以逆转,但可通过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延缓恶化。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较差,肺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4、合并症管理合并肺动脉高压需使用安立生坦等靶向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推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低氧血症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
5、综合干预肺康复训练能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营养支持对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尤为重要。戒烟和避免空气污染暴露是所有患者的基线治疗措施。
肺间质炎症患者应定期复查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有助于维持肺功能,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性气体,居住环境保持适宜温湿度。出现气促加重、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