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主要方式有外侧扩大入路内固定、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等。手术需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具体方案。
一、外侧扩大入路内固定适用于关节面塌陷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通过跟骨外侧L形切口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关节面骨块,使用解剖型钢板螺钉固定。术中需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及腓骨肌腱,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风险。
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针对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采用小切口植入锁定钢板。通过间接复位技术恢复跟骨长度及轴线,术中需配合C型臂X光机监测复位效果。该方法创伤小但技术要求高,对严重粉碎骨折适用性有限。
三、关节镜下辅助复位适用于合并距下关节损伤的病例。通过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清理关节内碎骨片并评估复位质量,结合经皮螺钉固定。能减少软组织剥离但需要特殊设备支持。
四、骨移植技术当骨折压缩严重导致骨缺损时,需植入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填充支撑。常与内固定联用,通过恢复跟骨高度预防创伤性扁平足,移植材料选择需考虑生物相容性及力学强度。
五、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肿胀者,可先行跨关节外固定架稳定骨折端,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手术。外固定针需避开跟腱止点及重要神经血管,通常维持4-6周。
术后需严格遵循阶梯式康复计划,早期进行非负重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6周后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优质蛋白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出现切口渗液、持续疼痛或发热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