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一般可以自行修复,若穿孔较大或长期未愈合则需手术修补。耳膜穿孔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等待、药物治疗、鼓膜成形术、鼓室成形术、人工听骨植入术。
1、观察等待小型耳膜穿孔通常会在数周内自行愈合。此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防止感染。穿孔边缘有血供的部位会逐渐向中心生长,最终闭合。患者应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愈合进度。
2、药物治疗对于伴有感染的穿孔,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配合头孢克洛等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水肿,促进黏膜修复。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变化,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3、鼓膜成形术适用于3个月未愈的中等大小穿孔。医生会取患者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作为修补材料,在显微镜下进行移植。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术后需保持术耳向上体位,约两周后移植组织可血管化。
4、鼓室成形术针对合并中耳病变的复杂穿孔,需同时清理病灶并重建鼓室结构。手术会探查听骨链完整性,处理胆脂瘤或肉芽组织。术后需填塞外耳道,定期更换敷料,完全恢复需两到三个月。
5、人工听骨植入术当穿孔伴随听骨链中断时,采用钛合金或陶瓷听骨赝复物重建传音结构。术前需进行纯音测听和CT评估,术后听力改善程度取决于内耳功能。该手术可与鼓室成形术同期完成。
耳膜穿孔患者应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调节中耳压力,感冒时不要用力擤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耳痛加剧、流脓或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术后三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损伤修复中的鼓膜。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评估恢复效果,多数患者最终听力可接近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