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脚部破损需立即就医处理,同时可通过伤口清洁消毒、控制血糖、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足破损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足部畸形、外伤等原因引起。
1、伤口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碘伏溶液消毒避免细菌滋生。禁止自行使用酒精或双氧水刺激创面。清洁后覆盖无菌敷料,每日更换观察渗出情况。若发现脓液或恶臭需紧急就医。
2、控制血糖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血糖持续超过10mmol/L会显著延缓伤口愈合。建议记录每日血糖值供医生参考,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3、预防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红肿热痛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感染。保持足部干燥清洁,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袜子,避免赤脚行走。
4、促进愈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创面修复。营养不良患者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每日摄入适量鱼肉蛋奶。避免压迫伤口,睡眠时可用软枕垫高患肢改善血液循环。
5、定期复查每3天至门诊评估愈合进度,严重者需住院治疗。通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血流状况,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治疗。长期未愈的溃疡可能需清创手术,极少数情况下面临截肢风险。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穿着合脚软底鞋,每日检查足底有无水泡或擦伤。控制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戒烟以改善微循环。每日温水泡脚不超过10分钟,水温需低于37℃并由他人测试。修剪趾甲应平直避免嵌甲,发现足癣及时治疗。建议每半年至内分泌科和足病专科进行联合随访,建立完整的足部健康档案。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需长期坚持饮食运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