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月经周期变化、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等。子宫内膜增厚的具体意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月经周期变化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随雌激素水平波动呈现周期性增厚与脱落。排卵后黄体期子宫内膜可增厚至10-12毫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规律月经来潮后内膜会自然脱落变薄。
2、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异常增厚。患者常伴有月经紊乱、痤疮、多毛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明确诊断,可采用孕激素类药物进行内膜转化治疗。
3、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良性赘生物,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伴内膜增厚。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4、子宫内膜增生症长期无排卵或雌激素过量导致子宫内膜腺体过度增殖,分为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两类。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病理活检可确诊。治疗方案包括孕激素药物转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等。
5、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妇女出现子宫内膜增厚需警惕恶性病变,尤其伴有阴道流血、排液时。超声显示内膜不均质增厚超过5毫米应行诊断性刮宫。根据病理分期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应完善妇科检查、超声和激素检测,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或诊断性刮宫。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肪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绝经后无激素替代治疗者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