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鸡蛋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红疹、胃肠不适、呼吸道症状、口腔异常及全身反应。鸡蛋过敏属于食物过敏反应,主要由免疫系统对鸡蛋蛋白质过度反应引起,常见于婴幼儿群体。
1、皮肤红疹皮肤出现荨麻疹或湿疹样改变是典型表现,多集中在面部、颈部及躯干,伴随明显瘙痒。轻度表现为局部红斑,严重时可融合成片。家长需避免抓挠,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温和保湿剂。若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皮肤肿胀,应及时就医。
2、胃肠不适常见呕吐、腹泻或肠绞痛,大便可能带有黏液。部分婴儿会拒绝进食并哭闹不安。建议暂停鸡蛋及相关制品,母乳喂养的母亲也需忌口。可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腹泻每日超过5次或出现血便需急诊处理。
3、呼吸道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或阵发性咳嗽,严重时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这类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家长需立即移除过敏原,保持环境通风。出现嘴唇发绀、呼吸频率加快等表现时,须紧急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呼叫急救。
4、口腔异常口周红斑伴嘴唇肿胀较常见,婴儿可能出现频繁吐舌或揉嘴动作。极少数会发生喉头水肿导致声音嘶哑。喂食后应立即清洁口腔,观察15分钟。初次添加鸡蛋时应从微量开始,将蛋黄与蛋白分开引入。
5、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是最危急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意识模糊。多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需立即平卧并注射肾上腺素。既往有严重过敏史的婴儿,家长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和急救药物。
确诊鸡蛋过敏需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日常护理中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注意蛋糕、面条等加工食品中的鸡蛋成分。替代营养可选择强化铁米粉、肉类泥等优质蛋白来源。多数患儿3-5岁后耐受性逐渐增强,但再次引入前应进行专业医学评估。哺乳期母亲若摄入鸡蛋后哺乳诱发婴儿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