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中下三分之一处骨折确实可能引起桡神经损伤。该部位骨折易导致桡神经受压、牵拉或断裂,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骨折移位程度、受伤机制、局部血肿压迫等。
1、骨折移位:
肱骨中下段骨折后,骨折端锐利骨片可能直接刺伤桡神经。当骨折成角或重叠移位超过20度时,神经受牵拉损伤风险显著增加,临床表现为垂腕、拇指背伸无力等典型症状。
2、受伤机制:
高能量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时,骨折端剧烈错位易造成神经挫伤。挤压伤可能导致神经外膜连续性存在但内部轴索断裂,需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3、血肿压迫:
骨折后局部血肿形成可压迫桡神经沟内的神经,早期表现为手背虎口区感觉减退。及时解除压迫可避免不可逆损伤,必要时需手术清除血肿。
4、医源性损伤:
骨折复位操作或内固定手术中可能意外损伤桡神经。使用髓内钉固定时,进针点定位偏差易导致神经卡压,术后出现手指伸展障碍需警惕。
5、延迟性损伤: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过度生长可能逐渐压迫神经,表现为伤后2-3个月新发神经症状。这种情况需手术探查并行神经松解术。
骨折急性期应使用支具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可进行腕关节被动伸展训练预防肌腱挛缩。日常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增加富含维生素B1、B12的食物如糙米、鸡蛋促进神经修复。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恢复情况,若3个月无改善需考虑神经探查手术。睡眠时保持肘关节轻度屈曲位,避免神经持续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