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治疗失血性休克首先应立即止血并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可通过压迫、绑扎或手术等方式完成;补充血容量通常使用静脉输液如生理盐水、血浆或血液制品。迅速恢复循环稳定是救治的关键。
1、止血是关键步骤。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失血,必须快速控制出血源。对于外部出血,可使用直接压迫伤口或绑扎的方法止血;对于内部出血,可能需要紧急手术干预,如血管结扎或缝合。止血措施需根据出血部位和原因灵活选择,优先处理大出血部位以阻止进一步失血。
2、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恢复循环的重要措施。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影响器官灌注,因此需通过静脉输液迅速补充。通常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快速扩充血容量。在严重失血情况下,可能需输注血浆或红细胞悬液以恢复携氧能力和血容量。输液速度需根据患者的失血程度和生命体征调整,确保循环稳定。
3、监测生命体征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和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判断循环状态和器官灌注情况。血压过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心率增快可能是代偿反应;尿量减少反映肾灌注不足,需加快补液速度。通过持续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休克进一步恶化。
4、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治疗。在补液和止血的基础上,若血压仍难以维持,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输出量,改善重要器官的灌注。使用药物时需谨慎,避免过度收缩血管导致组织缺血,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核心是及时止血和快速补液,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恢复循环稳定,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损害,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