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胆囊炎患者需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急性发作期应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刺激胆囊收缩。每日饮水应达到足够量,有助于稀释胆汁。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需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胆绞痛发作时可使用解痉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排泄。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胆囊炎多因肝胆湿热所致,可使用茵陈蒿汤加减方剂清热利湿。针灸选取胆俞、阳陵泉等穴位疏肝利胆。耳穴压豆选取肝胆区刺激穴位。推拿按摩胁肋部可缓解胀痛症状。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4、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对于化脓性胆囊炎合并胆管梗阻患者,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缓解胆道压力。该手术通过影像引导将引流管置入胆管,引流出感染性胆汁。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
5、胆囊切除术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切除病变胆囊后,胆汁直接流入肠道。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脂肪消化吸收不良,需逐步适应低脂饮食。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胆囊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诱发发作。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戒烟限酒,减少对肝胆系统的刺激。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