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耳石脱落侧别可通过体位诱发试验结合眩晕特征进行初步识别。主要有观察眼震方向、眩晕诱发体位、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专业仪器检查等方法。
1、观察眼震方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头部转向患侧时会出现特征性旋转性眼震,眼震方向通常朝向地面。医生使用视频眼震电图可更准确记录眼震类型与强度,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多见水平向地性眼震,后半规管耳石症多见扭转上跳性眼震。
2、眩晕诱发体位Dix-Hallpike试验是判断后半规管耳石的金标准,患者坐位快速躺下并使头悬垂低于床沿,患侧向下时会出现典型眩晕与眼震。水平滚转试验用于检测水平半规管耳石,平卧时左右转头诱发眩晕的一侧多为患侧。
3、症状持续时间典型耳石症眩晕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呈短暂发作性。若保持诱发体位不动,后半规管耳石症状多在30秒内逐渐减弱,水平半规管耳石可能持续稍久但不超过2分钟,持续眩晕需排除前庭神经炎等疾病。
4、伴随症状单纯耳石症一般不伴听力下降或耳鸣,若出现耳闷胀感、呕吐需与前庭性偏头痛鉴别。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可能伴随复视、构音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类情况需立即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
5、专业仪器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可评估前庭眼反射功能,结合变位试验能提高诊断准确性。部分疑难病例需行前庭功能全套检查或颞骨CT排除外淋巴瘘等器质性病变,红外视频眼震仪能客观记录三维眼震轨迹。
日常应避免突然低头、仰头等头部剧烈运动,睡眠时可用枕头适当抬高头部。耳石复位后1周内不宜进行瑜伽、游泳等可能诱发耳石移位的活动,若眩晕复发应及时复查。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助于促进前庭功能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