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否定等核心症状判断,确诊需结合专业心理评估与医学检查。抑郁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慢性压力、躯体疾病或创伤事件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心理咨询、量表筛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综合诊断。
1、情绪持续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空虚绝望,持续超过两周,可能伴随无端哭泣或情感麻木。这种情绪与日常挫折不同,具有持久性和弥散性,即使参与娱乐活动也难以缓解。临床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辅助评估,需注意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鉴别。
2、兴趣减退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包括社交回避、放弃爱好等行为改变。典型表现为晨重夜轻的节律特征,严重时出现意志活动减退。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躯体疾病导致的精力下降,必要时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3、睡眠障碍表现为早醒型失眠或睡眠过多,早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具有较高特异性。可能伴随多梦、睡眠浅等睡眠结构改变。需记录睡眠日记区分原发性失眠,睡眠监测可发现快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等特征性改变。
4、食欲改变体重短期内波动超过5%,可能表现为暴食或厌食。胃肠道不适症状常见,但胃镜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警惕神经性厌食症共病情况,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
5、认知功能损害出现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等执行功能障碍,伴有过度自责等认知扭曲。部分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需使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估认知模式,严重时需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抑郁症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完成标准化评估流程,包括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亲友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发现自伤倾向需立即陪同就医。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药物调整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