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关键在分型,常见分型有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骨折类型决定治疗方式,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分型再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和成人,治疗方案有所区别,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等方法。
1、伸直型骨折是肱骨髁上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骨折线从前下斜向后上方,远端骨折块向上移位。治疗上,儿童可选择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成人则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屈曲型骨折相对少见,骨折线从后下斜向前上方,远端骨折块向后移位。此类骨折易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需特别注意神经血管评估。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选择依据患者年龄、骨折移位程度和神经血管损伤情况。
3、粉碎型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骨折块多且移位明显,常伴有关节面损伤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选择钢板螺钉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需加强康复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与骨折分型密切相关,正确识别骨折类型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都需重视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骨折顺利愈合和上肢功能良好恢复。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