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通常在妊娠12周左右逐渐消失,具体时间受个体差异、激素水平变化、妊娠并发症、多胎妊娠、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
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多数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8至10周达到高峰,随着胎盘功能逐渐完善,激素水平趋于稳定,孕12周后症状多会自然缓解。部分孕妇可能因胃肠功能较弱或维生素B6缺乏导致症状持续时间略长,但通常不会超过16周。日常可通过少量多餐、避免空腹、补充生姜制品等方式缓解不适。
少数孕妇可能出现妊娠剧吐,表现为持续严重的呕吐、体重下降超过孕前5%、尿酮体阳性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葡萄胎、多胎妊娠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孕吐可能持续至妊娠中晚期。妊娠剧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就医接受静脉补液治疗,必要时使用维生素B6注射液或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对于孕20周后仍持续呕吐者,需排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晨起时先进食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避免接触油腻气味。若出现呕吐物带血、24小时无法进食、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妊娠期间应定期监测尿酮体及体重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或电解质溶液,避免自行服用止吐药物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