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手术对成年人而言需权衡利弊,需结合个体情况决定。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有反复感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肿瘤疑似病变、影响吞咽功能等。
1、反复感染成年人若每年发生多次化脓性扁桃体炎,或伴随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手术可减少抗生素使用频率。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预防创面感染。恢复期可能出现暂时性咽痛,通常两周内缓解。
2、呼吸障碍肥大扁桃体导致夜间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时,切除可改善通气功能。术后需监测血氧变化,部分患者需配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术后初期可能出现暂时性鼻咽反流,多数在黏膜修复后消失。
3、脓肿风险反复发作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能引发颈部深部感染,手术能消除病灶扩散隐患。术后需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避免剧烈咳嗽。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耳部牵涉痛,属于神经反射性症状。
4、肿瘤预防对于单侧肿大伴表面溃疡等可疑病变,切除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术后需定期复查咽部黏膜状态,监测有无异常增生。特殊情况下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排除恶性可能。
5、吞咽功能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影响正常进食时,手术可恢复吞咽效率。术后需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粗糙食物摩擦创面。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味觉改变,与局部神经调节相关。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室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过热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颈部放松训练,但两周内禁止游泳等剧烈运动。长期需关注咽部淋巴代偿情况,出现持续干燥感时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护理。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监测腭咽闭合功能,发现异常及时耳鼻喉科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