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高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石形成、泌尿系统结石等。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约80%的尿酸偏高者早期无自觉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此时尿酸结晶尚未沉积在关节或组织中,但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痛风。建议通过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等方式调节代谢。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表现为夜间突发第一跖趾关节剧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活动受限。症状多在3-10天自行缓解,但可能反复发作。这与尿酸钠结晶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有关,需避免关节外伤、受凉等诱因。
3、慢性痛风石形成持续高尿酸5年以上者,耳廓、肘部等部位可能出现黄白色结节,即痛风石。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此时需药物干预降低血尿酸水平,常用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促进尿酸排泄。
4、尿酸性肾结石尿酸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可形成结石,表现为腰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结石成分分析显示纯尿酸结石占5%-10%。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碱化尿液药物如枸橼酸钾颗粒可辅助治疗。
5、痛风性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可能损伤肾小管,早期出现夜尿增多,晚期可导致肾功能不全。此类患者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同时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加重病情的药物。
尿酸偏高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限制果糖饮料摄入。若每年痛风发作超过2次或存在肾功能异常,需在风湿免疫科或肾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尿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