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流血量通常较少,多为便后滴血或手纸带血,但严重时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痔疮出血与痔核大小、黏膜破损程度及排便习惯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严重程度。
内痔初期出血多为无痛性,血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常见于排便用力或便秘时。出血量通常为几滴至数毫升,便后可自行停止。这类情况多因直肠末端静脉丛充血扩张,黏膜受摩擦破损导致,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排便后多能缓解。外痔血栓形成或内痔嵌顿坏死时,可能因血管破裂出现较多出血,血液呈暗红或鲜红色,可能伴有肛门疼痛、肿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
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单次出血浸透半张手纸以上或出现血块,提示存在较大血管破裂风险。伴有肛门剧烈疼痛、发热或出血颜色暗红时,需警惕合并感染或其它肛肠疾病。妊娠期女性、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更易发生难以自止的出血。
痔疮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出血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若调整生活方式后出血未改善,或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等贫血症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必要时接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