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主要包括发热、心脏杂音、皮肤黏膜瘀点、脾肿大和栓塞现象。
1、发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常见于疾病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
2、心脏杂音:
心脏听诊可闻及新出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这是由于心内膜炎症导致瓣膜结构破坏,产生反流或狭窄所致。杂音特点与受累瓣膜部位相关,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较为典型。
3、皮肤黏膜瘀点: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皮肤或黏膜瘀点,多见于结膜、口腔黏膜及四肢远端。这些瘀点是由于微小血管栓塞或血管炎所致,直径通常1-2毫米,压之不褪色。
4、脾肿大:
脾脏因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而肿大,体检可触及脾脏下缘。脾肿大程度与病程长短相关,在亚急性病例中更为明显。脾肿大提示疾病已持续一段时间。
5、栓塞现象:
心脏赘生物脱落可引起全身各部位栓塞。脑栓塞可导致偏瘫、失语;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突发疼痛、苍白、无脉。栓塞是疾病严重并发症。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恢复期可进行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定期监测体温和心脏情况,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