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初期脑梗塞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脑梗塞急性期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这些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使用,否则效果受限。
2、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100mg/天,氯吡格雷为75mg/天,需长期服用以预防复发。
3、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20-80mg/天,需根据血脂水平调整。
4、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语言和日常生活能力。物理治疗可通过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改善肢体功能,语言治疗针对语言障碍进行训练。
5、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是预防脑梗塞复发的重要措施。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脑梗塞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和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医嘱服药,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