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腔填塞、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治疗。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鼻腔炎症、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微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微的鼻出血,通过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鼻梁和额头部位,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冷敷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这种方法适用于鼻腔血管扩张引起的鼻出血。
3、鼻腔填塞:使用无菌纱布或医用棉球填塞鼻腔,压迫出血点。填塞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这种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填塞物需在24-48小时内取出。
4、药物治疗:使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0.05%浓度,每次1-2喷,或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500mg,每日3次。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
5、手术:对于反复鼻出血或严重出血,可进行电凝止血术或动脉结扎术。电凝止血术通过高频电流凝固出血点,动脉结扎术则结扎出血的血管。手术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菠菜、西兰花等,增强血管弹性。运动时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血压升高。护理方面,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鼻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