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流鼻血时,应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法,同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血液倒流。流鼻血常见原因包括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或鼻腔炎症等,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压迫止血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用口呼吸。如果出血量较大,可用冷敷法,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鼻梁或后颈部,帮助血管收缩止血。
2、保持鼻腔湿润是预防流鼻血的关键。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或涂抹凡士林,避免鼻腔干燥。室内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3、饮食调理有助于改善鼻腔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菠菜、西兰花等,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凝血功能。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4、如果流鼻血频繁或出血量大,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鼻腔检查,排除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可采用电凝止血、鼻腔填塞或激光治疗等专业手段。
5、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避免因血压波动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流鼻血虽常见,但频繁或大量出血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需引起重视。通过正确的止血方法、日常护理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流鼻血,保障鼻腔健康。